——一名文秘工作者的“三服務”實踐手記
《秘書工作》刊載的《曾把天亮做信念》一文中“把天亮做信念”,這是康旭平先生在《秘書工作》中傳遞的執(zhí)著精神,也是我二十多年文秘工作的精神坐標。從基層派出所到開發(fā)區(qū)管委會,再到國企綜合辦,這條路上,信念是破曉的燈,服務是腳下的路,而文字是連接二者的橋。
一、在派出所臺燈下啟程
2001年冬夜,我在毛集派出所參加春節(jié)值夜班時,所長一邊整理案卷一邊問我:“小王,聽說你家都是教書的,又是省警官學校學文秘的?能拿動筆嗎?”得到肯定答復后,他語重心長地說:“在基層,能寫會寫很關鍵。工作要落在紙上,經驗才能傳下去”。他指著桌上牛皮紙封面已磨出毛邊的工作日志:“這些年的案子、糾紛、群眾訴求,我都記在這里,重要的內容還用不同顏色的墨水進行了標注。寫下來,就能看清規(guī)律,找到辦法?!边@番話如驚雷破曉。在那個電腦尚未普及的年代,讓我第一次真切體會到——文字不是記錄的終點,而是服務的起點。這盞基層明燈,讓我懂得“天亮信念”的真諦——守得住長夜的黑,才看得見破曉的光。
二、在案頭報刊里問道
2001年春節(jié)后,初入毛集公安分局政秘科工作。面對緊張忙碌的文秘工作,也曾被“寫稿如分娩”般的焦慮所籠罩。那時,我深刻地意識到,書本上所學的專業(yè)知識與實際工作之間存在著不小的差距。為了能夠更快地適應工作,我每天都會把《秘書工作》《人民公安報》放在案頭,反復研讀。一旦遇到沒有思路或者寫不下去的情況,我就會拿起這些報刊仔細揣摩。記得,一位老領導叮囑道:“白天走干講,晚上讀寫想,文字工作者的功夫在八小時之外。”這句話,成了我此后數年“天亮信念”的起點。
三、在四找方法論上突破
2011年12月,我通過選調來到高新區(qū)管委會黨政辦公室,繼續(xù)從事文秘工作。面對更高標準的文稿起草要求,我時常感到“本領恐慌”。幸運的是,我的領導是位深諳“三服務”之道的行家里手。他手把手教導我:“遇到文稿難題,要善用‘四找’工作法——找資料夯實基礎、找案例啟發(fā)思路、找高人指點迷津、找同事集思廣益?!边@套方法讓我在一次次“爬格子”的實踐中,逐漸領悟到以文輔政的真諦,完成了從“提筆惶恐”到“下筆有神”的蛻變。
找案例——一次籌備淮南經開區(qū)醫(yī)藥招商推介會,我看到《秘書工作》一期“結構化敘事”專題,將醫(yī)藥產業(yè)優(yōu)勢提煉為“得天時,占地利,擁人和,產業(yè)基礎好、設施配套全、要素保障強”,這份后來被用作招商模板的文案被領導贊為“既有高度又接地氣,是《秘書工作》結構化敘事理念的生動實踐”。
找專家——在起草關于高新區(qū)建設發(fā)展情況的匯報時,我主動學習借鑒北京長城戰(zhàn)略研究所專家意見,將2011年至2022年上半年淮南高新區(qū)的籌建工作概括為“高起點規(guī)劃、高標準招商、高速度建設、高效率服務”,這一總結得到了與會領導的一致好評。
找高人——面對經濟運行調度會材料難以下筆時,我向經貿發(fā)展部門負責人求教。他指點:“數據是骨,案例是肉,百姓原話是魂?!币痪洹拔覀儾慌碌日撸团抡叩炔粊怼钡娜罕娫?,讓材料瞬間有了溫度。
找同事——在綜合協(xié)調會上,我觀察到黨政辦主任處理分歧時總說“咱們目標是一致的,有什么情況你跟我講,我們一定會考慮,咱們共同想辦法”,這啟示我在文稿中多用“我們”“咱們”而非“你們”,消解對立,取得理解,凝聚共識。
四、在轉盤街月光下淬火
康旭平說:“寫稿者的自由,源于對規(guī)律的敬畏?!痹诙嗄甑霓k公室工作中,《秘書工作》一直是我的案頭必備,不僅教會了我如何作文,更教會了我如何做人。
2020年5月至2023年7月,在淮南經開區(qū)工作期間,我的生活節(jié)奏是清晨出發(fā)、深夜歸家。每天早上七點半,我時常第一個到達辦公室打卡,而晚上10點左右離開管委會大樓時,經過大通區(qū)轉盤街,時常能看到月亮掛在車前。一年365天,大約350天都在“白加黑”地工作,這已成為我的常態(tài)。
2022年春季疫情防控期間,我連續(xù)幾周駐守在指揮部。有好幾次清晨,當我把連夜梳理的《疫情防控信息》交給領導時,他拍著我的肩膀說:“小伙子,你現在是能傳遞火種的人了。”那一刻,我突然頓悟康旭平先生“服務力就是生產力”的深意——我們熬過的每個長夜,都在為黎明積蓄光芒。
五、在火種的微光中傳承
2023年7月,我轉崗至淮南建發(fā)集團綜合辦,但基層鍛造的“天亮精神”始終如一。與新同事分享經驗時,我總說:
一學《秘書工作》的思維框架——把散點連成線;
二用基層調研的泥土氣息——讓文稿長出根;
三練深夜伏案的沉淀功夫——把時間釀成酒。
如今深夜駕車經過大通轉盤街,往往還是會見到那輪依舊高懸的明月,仿佛在見證著什么。月光下,我總會想起那些并肩奮戰(zhàn)的日日夜夜——辦公室里此起彼伏的鍵盤聲,打印機吐出的溫熱紙張,同事們幫忙傳遞的濃茶,還有凌晨時分相視一笑的默契。我們這些基層文秘人,哪是什么天生的筆桿子?不過是懷著一顆赤誠之心,不愿辜負那些期待的眼神。那些熬過的夜、改過的稿、流過的汗,最終都化作了照亮服務之路的星火,溫暖著每一個期待“天亮”的黎明。
(王運)
